常觉得累得像刚跑完马拉松,但体检单上又查不出啥大毛病?头疼、失眠、胃口差、手脚凉、月经不调、腰膝酸软……各种小毛病轮番上阵,仿佛身体在跟你闹情绪,其实你已经“虚”了!
中医讲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意思是只要你底子硬,病毒细菌都得绕道走。可一旦虚了,那真是风寒暑湿燥火六贼齐上,连空气都能让你感冒。
那问题来了,怎么把这底子补回来?答案就藏在“脾肾两脏”里。为啥是它俩?因为脾为后天之本,肾为先天之本,一个管吃饭吸收,一个管根基储备,合起来就是你身体的“双核处理器”。
《黄帝内经》早就说了:“脾主运化,肾主藏精。”脾要是罢工,吃进去的饭都变不成气血;肾要是掉线,身体的元气就像没电的电池,再好的营养也存不住。所以你看那些脸色苍白、神疲乏力、动不动就感冒的人,十有八九不是光脾虚,就是脾肾两虚。
调法也有讲究:脾虚要健脾益气,常用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,这就是著名的“四君子汤”;肾虚则要温阳或滋阴,比如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枸杞子,搭配使用能补肾填精。低剂量适合日常调理,高剂量就得看体质来配伍,不能随便乱吃。
现代医学也发现,脾虚人群往往存在消化吸收功能减弱、免疫细胞活性下降的问题,而肾虚则与内分泌失调、神经递质紊乱密切相关。中药调理不仅能改善症状,还能从根源调节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。
不过辨证才是关键!脾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、腹胀便溏、舌苔薄白、脉缓无力;肾虚则多见腰膝酸软、畏寒肢冷、夜尿频多、性功能减退、舌淡苔白。
如果你两者都有,恭喜你,属于典型的“脾肾两虚型虚弱”,这时候就需要“双核启动”,一边补脾一边养肾,才能真正调回底子。
你可以试试用党参10克、白术6克、茯苓10克、熟地12克、枸杞子9克,加点生姜三片、红枣三枚煮水喝,低剂量温和调养,尤其适合上班族、产后体虚、术后恢复、更年期人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米牛配资-山西炒股配资开户-炒股杠杆网站排名-炒股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